导师精品讲座引领入学教育 国关中外新生领略中国智慧

                           2017年秋季,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迎来58名新生

“希望中国同学和留学生们相互学习,在文化比较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体会中国智慧”,在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7级开学典礼上,范军教授如是说。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7级开学典礼

  9月12日,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举办了朴素而温情的2017级开学典礼。全院教师与2017级中外新生参加。在学院党总支书记贝文力老师送出希望同学们在师大“遇见最好的自己”的寄语后,老师们逐一上台与同学们见面,并送上祝福。随后,老生代表安娜和朱启迅同学分别发言,分享他们在师大的学习体会,新生代表郑宇清和万婷同学则描绘了他们的学习蓝图。最后,刘军院长生动幽默的致辞将典礼推向高潮。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历史,以及学院的发展概况。他用“三多三少”概括提出对研究生学习方式、生活模式的要求,期望同学们度过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研究生生涯。

教师寄语

学生代表发言

刘军院长致辞

  2017年秋季,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迎来新生共5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9人(中国学生18人,全英文项目硕士留学生27人,三年制留学生4人),博士研究生7人(中国学生6人,留学生1人),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交流生2人。新生入学教育共安排了19场活动,以“导师精品讲座”为核心,包括校史、院史教育,专业发展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出国访学经验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活动。

  “导师精品讲座”是今年推出的特色活动。为增进学生们对导师专业研究领域、学术风格的了解,学院邀请导师们在新生入学教育周集中开设讲座,分别用中文、英文、俄语讲授。每场讲座,老师们侃侃而谈,学生们意犹未尽。

孙溯源副教授、王海燕副教授、姜睿副教授做讲座

  孙溯源副教授介绍了她的研究领域——能源政治,重点介绍了能源外交的重要性,能源政治的发展等问题。王海燕副教授用中俄双语,介绍了她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中亚—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等领域的研究。她结合访学和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重点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亚,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姜睿副教授的讲座主要结合了她的经济学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她生动介绍了经济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从哲理知识、方法知识以及业务知识三个层次阐释经济学的重要价值。

汪诗明教授、余南平教授做讲座

  汪诗明教授侧重研究亚太区域,他更多地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同学们要制定人生规划,确定好研究方向,用好学校的资源多读书,以开放的心态,做有特色的研究。余南平教授既鼓励同学们要研究历史,也提醒大家要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的颠覆性影响。他重点分析了经济政策对企业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经济体的兴衰与民族个性的联系。

白永辉教授、肖辉忠博士做讲座

  白永辉教授和肖辉忠博士用英文为全英文项目留学生做了讲座。白永辉教授与同学们重点探讨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肖辉忠博士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和我国黑龙江农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思考。

  专业发展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针对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分设两场。副书记、副院长鲁静老师,院长助理张昕老师,教学秘书尹一萍老师、张华丽老师,臧术美老师分别介绍了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规定、学院奖学金评定规则、学生学术活动资助规则、阅览室使用方法等。

专业发展教育、学术规范教育讲座

  出国访学经验交流会,由研三的李冰岩、张莹、冉聃三位同学主讲。他们分别介绍了赴法国圣日耳曼-昂莱政治学院进行校际交流学习,赴莫斯科参加“欧亚经济联盟国际模拟联合国”活动,赴美国参加“中美杰出青年培训项目”的情况。

出国访学经验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校史教育、图书馆文献使用教育等活动,则结合实地参观完成。

全体新同学参加学校开学典礼

李泓瀚同学为代表接受校领导授校徽

聆听图书馆文献使用讲座

参观校史馆

  各类活动连轴转的一周,让同学们感到很充实,对成为师大人、国关人充满自豪。同时,大家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在优秀的团体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撰稿:国观

                                          摄影:张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