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讲坛(110讲)——俄罗斯的“象征”政治

 大夏讲坛(110讲)——俄罗斯的“象征”政治

     应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邀请,国际著名俄罗斯东欧问题专家,国际中东欧研究理事会现任主席,悉尼大学的格雷厄姆·吉尔(Graeme Gill)教授于9月1日做客大夏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俄罗斯的‘象征’政治”(The Politics of Symbols in Post-Soviet Russia)的精彩演讲。

    讲座开始前,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等会见了吉尔教授一行,双方就相关的学术问题及我校与国际中东欧研究理事会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冯绍雷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来自UCLA的张昕博士担任翻译。

    在报告中,吉尔教授指出,“符号”(Symbols)就是那些能够以简单形式传达复杂理念的形象(Image),这些符号既包括特定环境中的语词、徽章,也包括艺术、建筑的形象乃至于对于公共假期的设置和特定的社会仪式。这些形象及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可以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撑。任何国家遇到激烈的体制变迁时,象征符号也会随之出现剧烈的变动。新政权的建立都需要建立新的符号系统,从而解释现政权的性质,新政权为何能够取代旧政权,以及新政权的目标是什么等一系列与政权合法性密切相关的问题。

    苏联时期,这种象征性的符号系统非常发达,包罗万象。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囊括其中。以建筑为例,莫斯科的城市建设就可以被视为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符号,而战后新建的七座著名斯大林式建筑,也是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象征。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如何处理苏联时期的符号,并且重新建构一整套新政权的符号成为了摆在俄罗斯历届政府面前的难题之一。重构新的政治符号的关键,是怎样将苏联历史纳入整个俄罗斯民族历史的轨道。既要解释和评价苏联时期的本质,又要对其解体原因进行解释,难度非常大。苏联时期既有突出的成就,也确实存在很多灾难性事件。同时,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争议也非常大。由于目前的俄罗斯精英本身都和苏联政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社会大众对于苏联时期的历史记忆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尽管叶利钦曾经试图全面否定苏联,隔断新政权与苏联的联系,但由于内部政治斗争的激烈,使他的设想无法贯彻下去。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时期虽然不存在这种激烈的斗争,但由于苏联历史的复杂性,也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在吉尔教授看来,这一问题的解决恐怕需要等待与苏联没有任何情感纠葛的新一代崛起后才能完成,在此之前,俄罗斯恐怕还需要以更加现实的思路去处理政权“符号”的诸多问题。

    讲座结束后,冯绍雷教授对于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冯绍雷教授指出,吉尔教授对于俄罗斯政治“符号”的研究是将学科研究与地区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经典例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却非常深刻的研究视角。对于俄罗斯研究领域经典问题:俄罗斯为什么拥有很多不一样的面孔,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解释,对于中国学者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随后,吉尔教授还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格雷厄姆·吉尔教授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师从于著名的苏联政治专家夏皮罗(Leonard Schapiro),自1981年起任教于悉尼大学至今。长期致力于苏联/俄罗斯的政治与历史研究。撰写了关于苏联/俄罗斯政治的18本著作、近百余篇学术文章。1994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ASSA)院士;2010年当选为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最高级别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东欧、俄苏问题国际学术共同体——国际中东欧研究理事会(ICCEES)新一任主席。此次大夏讲坛活动是吉尔教授首次来华访问。

(封帅 撰稿)